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
为充分发挥株洲市“双名计划”工作室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加强工作室的建设管理及专业指导,更好地为基地学校和株洲市语文教学与研究服务,4月28日,官孟琼高中语文工作室在株洲市第十三中学举办“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及市十三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工作室主持人官孟琼对各位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对工作室申报的课题《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进行简要解读,并提出本次研修活动就是在课题引领之下,通过课例研究、主题交流、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共同交流和探讨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和对策,大家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提认知、寻策略、改进课堂、提升效率,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和改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课堂展示 风采熠熠
杨路远老师以“豹变”二字贯穿整堂课,以林冲“豹子头”绰号的由来及林冲的转变引入,带领学生细读文本,关注“突发事件”对情节走向和人物命运的作用,并引导学生以小说观照现实,深入思考文本主旨及现实意义。
王晓凤老师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背景下,以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对必修下册六单元的三篇文章展开研讨。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充分展现了生本课堂的特点。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交流中发现问题再总结方法。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强调的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从容不迫,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评价。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得以高效呈现。
课堂点评 言近语深
工作室核心成员、星雅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胡翰章
评课要点:
1.从全面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上来讲,两堂课都呈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杨老师的课,学生就如何促进林冲前后个性的转变这一问题及对“豹变”的归因发表了深入的见解,王老师的课以《祝福》为例,总结如何概括小说社会环境特点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探讨,各抒己见,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2.两堂课都在建立语文学习和真实生活之间的关联设置,贴近生活的任务情境,杨老师的课最后联系到了俄乌冲突、台湾问题以及个人性格变化和大环境当中的联系;王老师的课首先就创设了情境,以时代与人物命运为题,写发言稿,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并且设置了任务驱动的研究性问题:就“时势造英雄”“英雄亦时势”写时代与命运的主题稿。真正凸显了用语文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新思路。
3.两堂课都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中呈现出了亮点,充分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最后及时的反馈评价,让学生现场有极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学生气氛热烈,尽情发言,老师的适时跟进,点评也恰到好处。
4.王老师的课作为大单元教学的研究课,对概念的提炼、主题的确立、以及任务的设置比较科学,单元主题的设置有聚焦意识,在紧贴文本的同时,又没有把课文分解的支离破碎,能够立足文本分析,又不架空教学内容,让核心素养有了落地的点,幻灭与新生这个角度确立的非常好,属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幻灭”和“新生”两个词紧贴文本,幻灭中的祥林嫂和别里科夫,新生的新媳妇和林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示出了教师对教材的精研和独立的思考。
5.两堂课都采用了学案的设计来教学,很有实用性,两堂课都连接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有意识的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一种家国情怀和人文精神,都有意识的去体现了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杨老师的课对林冲的个人命运进行了悲剧性的审美,王老师的课对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作者环境的创设以及文学作品的深度影响进行了鉴赏,在对学生的答案点拨当中,逐渐引导学生从低阶思维转到高阶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而这一切又是在对文本的深度解析当中进行的,体现出了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建议:
1.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当中,可以尝试着更加深刻、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比如学生是审美角度上的特别,还是鉴赏能力上的突出,是思维上的亮点,还是逻辑上的缜密。
2.可以尝试让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当中更加深入地呈现,与核心素养有关的问题和情境的设置可以更加的精心,尽量避免无效的问题。
主题讲座 交流互鉴
工作室核心成员、醴陵市一中语文备课组长——刘丹
刘丹老师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大单元教学的三个关键点”展开讲座。她认为,一是要讲究教材整合,既要关注课堂内外的整合,还要关注单篇和单元的整合;二是要创设科学有效的情境任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在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之中,体现其价值与功能;三是要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深入细读文本,教师依此设计情境活动,从而让学生实现发展、提升思维,并鉴赏创造审美和传承理解文化。这三个关键点,“整合”是新课程新教材所要求的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载体,是新高考考查方式的特点,“语言”则指向语文学科的基础和本体,三者共同构成了统编版教材大单元教学的逻辑架构。
株洲市十三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肖寒瑶
肖寒瑶老师以“基于大单元教学的三个问题及其策略”为题,提出“单元主导单篇还是单篇构成单元?”“文本是工具还是例子?”“学习情境的真实性与学习内容的融合性?”三个问题,并结合语文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单元研习任务、学习提示等内容一一给出策略。他认为,当前最大的学情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参差不齐,要求老师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落实学案,要求学生切实转换学习方式,落实课堂。
专家讲座 高屋建瓴
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姜野军在会上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关于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理念与实践策略,不仅立足理论层面的探讨,更着重于实际操作的指导。他从教材的单元主题与教学的主题单元、多元主题与主题多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与学习任务群和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规划5个方面详细讲解,鼓励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敢于打破传统单一主题的束缚,探索多维度、跨学科的主题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领域知识应用能力,为学生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姜教授的讲座为老师们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提供了方法和路径,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与分享。此次研修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砥砺深耕,匠心筑梦,笃行致远,共创株洲教育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