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年”,为进一步推进全体专任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各学科教师团队的合力,株洲市第十三中学于8月31日开展秋季开学校本培训,全天培训依次从学校、年级、教研组、备课组逐步推进。
党委书记孟祥忠主持第一阶段培训活动
专家讲座,引领方向 ▼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特级教师刘建琼作专题讲座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特级教师刘建琼作题为《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探索新教材“大单元教学”整体实施创新》的专题讲座,从“新课标之新教材使用”“基础教育改革逻辑”“课程方案之教学规定”“探索大单元教学整体实施”“大单元教学整体实施注意事项”五个维度,现场示范“大单元教学”整体实施策略。
刘教授借助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导全体教师在五个方面达成共识。一是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必须同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教材”“教不完”的局限,转向更为系统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二是要深入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围绕课程改革,依托学校平台和课堂实践,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三是聚焦课程方案与教学规定,注重课程间的关联性,促进综合性学习,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科实践能力;四是从泰勒原理和五“l”课程构想中获得启示,探索大单元教学整体实施路径;五是在大单元教学的整体实施过程中,注意教·学·评一致性和学·教·评一体化,以及任务与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深度学习,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刘教授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又有思维广度,他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现场教师热烈的掌声与由衷的感言。
英语教师罗禹同感言道:在刘建琼教授的讲座中,我深受启发,感受到了教学理念的新颖。他的讲座如同一股清流,冲刷掉我过去对教学的固有认知,带来了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思维方式。
首先,刘教授从新课标之新教材使用的角度出发,让我认识到新教材不仅是教学的工具,更是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的重要媒介。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敏锐观察教学现象,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这是对我们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全新提升。
其次,刘教授从基础教育改革逻辑的角度出发,让我明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仅仅追求学业成绩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再次,刘教授从课程方案之教学规定的角度出发,让我明白教学规定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是教学活动的保障,是教学活动的规范。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遵守教学规定,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进行教学实施,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
最后,刘教授从探索大单元教学整体实施和注意事项的角度出发,让我明白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大局观念,要有整体思维,要有创新精神,要有实践勇气。
总的来说,刘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受启发,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学习、勇于实践和善于反思,就一定能够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教师袁承孜感言道:刘建琼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带完一届学生后,我慢慢发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一个框架,而这个框架需要教师帮助构建。刘教授讲述的大单元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相关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选择合适的主题。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首先要选择一个能吸引学生的主题,这个主题要能将多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几何与代数这一主题时,可以选择圆的方程作为一个单元,将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等多个知识点整合在一起。
2. 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比如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按照书中的说法“正确使用逻辑用语是每一位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意思就是“要教学生会用数学说话,说数学话。”
3. 改编和重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改编和重组,也可以让学生去改编、重组、建模,从“学”到“玩”,体会数学乐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验证和总结,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 教学评价。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同时,评价要注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我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要注重选择合适的主题,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改编和重组问题,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进行及时的评价。
生物教师张梦雨感言道:专题讲座上,刘建琼教授就大单元教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我被惊艳到了。在推进综合学习方面,刘教授指出不仅要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注重知识学习和价值教育有机融合,而且要推进综合学习,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在课程方案方面,刘教授介绍了课程方案和学科课标的目标、原则和重点,此外,他特别强调了课程方案和学科课标必须要和成长环境和培养挑战相契合。在课程教学原理方面,刘教授介绍了泰勒理念和五“I”课程构想,并强调要以课程教学原理去指导并实现大单元整体教学。总之,经过此次专题讲座,作为青年教师,我受益匪浅。
物理教师许林感言道:听了刘建琼教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讲座,我深受启发。他针对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给出了具体建议:一是确定单元内容概述和单元教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做好内容设计;二是重构新单元,包括课时安排、内容要点、教学方法、效果测评等;三是借助各种资源来辅助教学,如书刊、课件、视频等。

副校长梅光幸主持第二阶段培训活动
科室规划,强化管理 ▼
课程教学处主任王俊作题为《基于高效课堂建设的教学管理与考核工作规划》的主题培训。他紧密围绕“充分的课前准备、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合理的激励机制、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并强调为实现高效课堂,课程教学处会做好如下三点:一是规范常规教学,加强督导检查;二是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树立创新服务意识,加强交流合作。
教师发展处主任柳芳作题为《基于高效课堂建设的教研管理与评价工作规划》的主题培训。她围绕“如何使教研管理更有效地服务于高效课堂?”“如何通过评价工作进一步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两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她指出,2024年下学期,学校教研工作将继续以高效课堂建设为目标,一是持续从针对性、系统性和评价性三个维度发力,旨在确保教研组、备课组及任课教师三方协作互补、形成合力;二是紧密结合业务考核标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完善和落实常态化教学督导评价、专项工作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以评价工作倒逼高效课堂建设。
年级规划,明确目标 ▼
年级组长从常规管理、常规教学教研、特色学科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工作布置。教育教学和管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两个重要抓手。教育教学方面,老师们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依托集体备课创造的平台,以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平衡、发展为己任,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管理方面,要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管理集体,坚持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学科研讨,集思广益 ▼
各教研组分组共商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教研组与备课组基于专家、教学教研以及年级负责人的指导,致力于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他们通过解读教育政策、评估学校发展需求、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学生情况、探讨学习方法及反馈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规划三年及学期的教学活动,旨在为学科教学确立清晰的目标与方向,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学无止境,行必果毅。全天校本培训提升了全体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激发了全体教师对教学教研的深入思考,更坚定了全体教师开启新学年、开创新辉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