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学子斩获全国奖项,育人沃土绽放科学之花
近日,2024-2025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湖南赛区)结果揭晓。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学子从全省74所中学的1957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是我校继2024年首战告捷后,连续第二年在该赛事中实现奖项突破,彰显了学校在地球科学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实践。
赛事速览:顶尖平台锤炼科学素养
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经教育部审批、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科竞赛,涵盖地质学、地球物理、气象学、海洋科学等七大领域。赛事以“理论+实践”双维考核模式,深度考察学生的学科思维、实践能力及跨学科整合水平,被誉为“地球科学领域的青年人才孵化器”。本届竞赛中,我校2210班唐心怡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出色的案例分析能力斩获二等奖,2209班罗治山、2307班黄向阳分获三等奖。
育才之路:双轨培养铸就卓越实力
为精准培育学科拔尖人才,我校自2024年起构建“三维一体”备赛体系:
1. 精准选拔:通过校内初赛,从高一至高三学生中遴选具备科学潜质的“种子选手”;
2. 科学培养:采用“线上智慧碰撞+线下深耕细作”双轨模式。
线上:江治英老师组建“地理奥赛云智库”,每日推送前沿论文、开展云端答疑,累计发布学习资源200余份(图6:线上辅导截图);
线下:导师团队定制“个性化学习图谱”,通过岩石标本辨析、气象数据建模等实践课程深化知识理解;
3. 跨界融合:整合地理、物理、化学等多学科教师组建“地球科学教研共同体”,开发《地质构造动态演示》《气候变迁推演模型》等特色课程。
育人智慧:以赛促学赋能终身成长
“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学子勤勉钻研的褒奖,更是我校‘以竞赛撬动素养教育’理念的生动印证。”地理奥赛总教练江治英老师表示。在备赛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俯察岩层判地质变迁,仰观云图析气象玄机”的科学方法,更培养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探索精神。
获奖学生唐心怡感慨道:“从解读地震波速曲线到模拟厄尔尼诺现象,每一次突破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地球科学的魅力。这份经历让我坚定了未来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志向。”
“我们期待更多学子在地球科学的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副校长梅光幸表示,“学校将继续以赛为媒,点燃学生的科学梦想,为培育新时代复合型人才贡献十三中智慧。”
指导教师:
江治英 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株洲市第七、八届地理学科带头人,株洲市地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地理教研组长,学校地理学科教育教学、学科竞赛活动总负责人。湖南省中考命题库专家成员,多次担任省、市级地理教学竞赛评委。
张志华 高三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多次担任高三教学,教学经验丰富,语言风趣幽默,与学生关系融洽,深受学生喜欢。深耕教研教学,多次在市级教学视导中获得优秀等第。
陈辉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从事地理教学32年,多年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多次在省、市级论文评比获奖,多次参加市级模拟考试命题及地理教学视导,多次在各级地理教学竞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