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科学家”:高二年级1711班参观“株洲最大的实验室”
化身“科学家”:高二年级1711班参观“株洲最大的实验室”
为传承绿色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同时加强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实践认知。2019年4月12日上午9:00株洲市第十三中学高二年级1711班组织全班学生参观了市生态环境局。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了各种生化器材的使用,参观了生态环境局的所有实验室,还参与了实验的演示。同学们通过一上午的参观,深切地了解到生化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更加直观的把教材上面的复杂的实验设计转化为现场操作,对各种实验仪器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生物与化学上存在的困惑也都豁然开朗了。
本次参观全程由1711班家长汤铠伊的爸爸引导并介绍,他十分耐心的介绍每个实验室的用途,以及每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对于同学们的困惑都一一解答,并亲自演示各种器材的使用,瞬间40多名同学成为了汤叔叔的小粉丝,一路跟着他,边走边学,同学们都很感兴趣!
令同学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天平竟然可以精确到万分之一乃至千万分之一!以及在亲眼看到生化培养箱时,同学们好奇而惊喜地研究起来上面的数据。在实验室里面,见识到了各种分液漏斗,移液管,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移液管是这样操作的啊!在看到氰化物蒸馏收集器时,同学们都说:涨知识咯!

同学们说
1711李由:
“质量要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数”“温湿度偏高/偏低都会对实验有影响”……回想起昨天上午实验员跟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心里不禁感叹实验员的严谨和他们对求真求实的态度。
常言道:严谨出真知。做实验如此,学习亦如此;严谨不仅是实验员所必须的品质,更是我们所有人应有的科学素养。严谨,让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京张铁路,创造了被世界所瞩目的奇迹;严谨,使居里夫人成功发现放射性金属元素镭,成为第一个拿下诺贝尔化学奖的女性科学家。我们应向这些实验员学习,学习他们严谨的优秀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感谢汤铠伊的令尊,感谢李勇老师,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机会去领略株洲最大的实验室,我们受益匪浅,不枉此行!
1711蔡福林:
此次参观株洲市的生态环保局,让我感触颇深。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么大的实验室。许多仪器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汤叔叔带领我们一一领略了这些先进的仪器。看着有些巨大的机械,我在想我今后是否有机会从事相关的较为先进的工作。为此只有努力学校理科知识,才能让我今后有更大的可能去接触这些先进的东西。生态局很大,里面的员工也很有素质,有礼仪。感谢这些为我们株洲环境默默做贡献的人们。若不是此次有幸参观,我可能都不知道株洲还有环境检测局这个部门。感谢陈老师,李勇老师以及汤铠伊的父亲为我们争取的这珍贵的活动。我收益匪浅。
1711唐茂轩:
有幸能够参观株洲市环境监测局,短短的一个上午就足够让同学们震撼不已,各式各样的实验器材让大家眼花缭乱,偶然遇见听说过的器材都不禁想深入了解,面对同学们的打破砂锅问到底,汤叔叔和主任都不厌其烦一一解答。
印象最深的是汤叔叔亲自演示实验时,本来只是给大家展示仪器的作用和操作方法,但一次过后数据出现偏差,汤叔叔果断的删除了第一次的数据再次实验,在这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忍耐不住四处走动,而他却耐心的在为数不多同学的期待下坚持做出了完美的数据,这种实验员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做法一定能引得我们向往好思考。
一上午的参观,同学们感受颇多,收获颇多这样的活动无疑对实践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环境监测局,不枉此行。
1711熊音璐:
《荀子》儒效篇有这么一句话"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此去参观株洲最大的实验室,对于这句话深有体会。
在学习生物选修一时,书上总有一些我不能理解的实验仪器,比如说,移液管、移液器,当时看到汤叔叔操作后,我恍然大悟。现在想想使用方法,我便记忆模糊了,只记得我之前哪里没懂,后面弄懂的问题。想起陈老师说的一句话∶你现在听懂了这道题,不代表你以后也会做,过个几天就不会做了。确实如此。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漫画大师丰子恺画《卖羊图》时,为牵羊用的绳子数而困惑,这时农民的回答令他叹服。 陆游在教他儿子写诗时说∶“若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想,学习也是如此,要多自己去尝试而不是一扫而过。
1711田佳玉:
上午之行,体味颇多,近距离感受了电脑绘制实验曲线,见识了许多实验仪器,还有汤叔叔那种耐心,想要详细多教一点的热情令人感动。一楼有许多装着各个地区水质情况的塑料瓶。我特意问这些瓶子用完了怎么办,知道了会再次回收利用,不禁松口气。想到今年两会期间,无论是会场外走廊还是小组讨论的会议室中,都看不到瓶装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保温瓶,环保是如此这般重要,我们要爱护眼睛一般爱护我们的生态。
1711童鑫:
参观株洲最大的化学实验室,偌大的空间,各式的器材,领略化学的魅力,深切感受到只有实验室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化学实验室应该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我们的智力。而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擦亮我们思维的火花,撞出智慧的光亮。我们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1711文慧: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周五上午的环保局之行让我领略了科学与研究之美,也让我对科学工作者更添一份敬意。他们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细心谨慎,就连采样都需采集三份,由省及市的环保局分别检测,而每年需采集的样本更不计其数。他们的耐心与付出让我肃然起敬,而他们对于学问的态度也让我深感佩服。即使是对于尚且对检验领域可谓无知的高中生,他们所做的实验也要一丝不苟,一次失败后又开始第二次,在枯燥的等待中,他们不厌其烦的检测数据。他们对每个步骤的细心认真与不厌其烦的重复让我们明白“学问,是一张渔网,一个结一个结,结出了捕鱼的工具”更让我们明白“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
1711胡雪彤: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便是这一上午的心得体会。这是我第一次到真正的实验室,才认识到我们以前的实验都只是小打小闹,距离真正的科学还很遥远。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先进设备,比如紫外可见光分度计、液相色谱、超纯水机等。了解了实验中的艰难:一个仪器的使用需联系几个月;因为实验仪器预热时长较短,而几次出现偏差较大的数据;在同一地点的水样与土样需因不同层次做多组不同的实验等。体会到了实验员的温情:实验员一直在给我们介绍仪器、讲解原理,只要我们有问题便会尽全力回答;做了许许多多的大小实验,未曾坐下。
他们似是天空中的启明星,用自己平生所学指引我们前进的路,而我们也会努力学习,在启明星的陪伴下越走越远。
感谢汤铠伊的令尊提供的机会,感谢李勇老师的努力争取,感谢学校的支持,让我们收获匪浅,不枉此行。
1711曾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就已经明白的道理,现代更是需警记。因此,我们迎来了去环境监测局参观,感受化学,生物魅力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只存在与生物书上的高压蒸汽灭菌锅,体验到了实验所需的耐心与坚持。正如邓小平爷爷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想,学习也是如实验一般,需要我们用耐心和坚持去认真的对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的道路是漫长的,是充满趣味的,正如实验一样,过程虽长而艰难繁琐,但当你完成时,它会给你带来最美好的结果。
1711王佳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本以为环保部门工作应当轻松自在,宁静充实,但只是应验了半句.一个空白对照的实验到绘制图像就要半个小时.我们自然是耐不住寂寞,原本安静的实验室就喧闹了起来.我自然也是和周围的人聊起天来.可汤叔叔却依然目不斜视,一心一意地看着实验.想起这幅图面我真的很羞愧,何谓学习,学习不是整日整夜地坐在教室里发呆,也不是一天到晚地坐着作业,真正地学习,只有拥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的人才能做到.其实此次实践学到的不仅仅是环境监测的过程,更是学到了该如何学习.
同样地,此次在实验这一项上也有了不小的收获.球形、蛇形冷凝管在纸上很像,但在实物上却有着巨大差异.而真正做实验也不能像平时用自来水,要用超纯水.两者“外貌”相同,可“内心”不同.一种含铬的指示剂就让它无所遁形.
感谢汤叔叔以及所有老师对此次活动地付出,才让我们有了如此精彩的环保局之行.
1711李娇:
这次的周五环保局之行让我们知道求学应该的严谨态度,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平时接触实验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是通过看视频知道实验的具体操作,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小心,不可以出任何一丁点的错误,否则可能就要重新来过。
而这一次让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老师们教学的用心,贴心,细心。一个上午,参观各种不一样的实验室,中间从未停止,不停的给我们简述这件实验室的作用,实验器材应该怎么用,告诉我们实验注意的事项。在中间的过程中,我有几次都想坐到地上,实在是坚持不住,太累了,但看到这几位教师依然在很努力的教我们,中间没有半点要休息的意思的时候,我感到十分的抱歉。
或许,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在他们眼中这或许是责任,在我们眼中这或许是一次普通的参观。可能,成功就是在这里体现。
谢谢学校的支持,也谢谢各位老师的努力让我们有了这次的体验。各位老师都辛苦了。
1711刘昊宇:
著名作家张大春曾表示,每天在生活里能够有那么一点点跟前一天或之前很多天有一些不一样的发现,我认为大概就是所谓的趣了。而这次的实验室之旅实在是令人大长见识,可以说是妙趣横生了。
不是有一句话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吗。我常常想 日知其所无 如果能够日历其所无,这恐怕是人生中最难得的趣味了。而这难得的趣味却让我在实验室中抓住了尾巴。看着一件件实验室中充斥着曾经只在书上看到的仪器,心中不免激起激动之情。
看着汤叔叔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给我们做实验时,我也可以感受到环保局的研究人员们平常的辛苦。光是检测水样都要经历好几道步骤才能将其中的成分一一检测出来。而且水样有株洲市各区的,有株洲各县城的,连炎陵茶陵的都有。可以想象到工作人员面对满仓库样本的辛劳。
也感谢学校与老师能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在课外汲取如此宝贵的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1711凌秋月: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万分之一的测量标准,让我们感叹对数据的精准度的高要求;汤叔叔和主任的耐心解说,让我们深入对测量器材细节的了解;分门别类的研究对象,让我们不得不赞叹生态环境局对环境监测的重视。不论红紫外线分光分度计,还是液相色谱,都让我们见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同时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谢汤叔叔等工作人员及所有老师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学习颇多,受益匪浅。
图文:周红豆
审核:李勇
审批:唐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