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教师,当初选择当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竟然是“不得已”。虽然当老师不是他的初心,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便扎根在他的心底。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面对当初那个并不如意的选择,这位老师并没有随意对待,反而把一个无奈之举做到了极致,把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生的事业。他潜心钻研,遵循素质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了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他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他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每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不厌其烦地更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学到位。他就是现任株洲市十三中工会主席——蔡利军。
个人名片

蔡利军,校党委委员,校工会主席,物理高级教师。
教学历程
初入职场,定好目标:不让领导操心、不让同事烦心、不让学生掉队
1984年,一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从湘潭师专毕业了,并选择了一个他并不太喜欢的职业——教师。在这三十七年的教学生涯中,蔡老师说:“我的从教生涯有苦涩,也有甘甜。在师专读书的时候,我就不想当老师,我也不喜欢听那句“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这句话。虽然我不想当老师,但我不能亵渎这份职业。参加工作后,我的初步标准是不能让领导操心、不能让同事烦心、不能让学生掉队。”
为了准备好教学生涯的第一节课,他花了几天的时间,但当他独自一人站在教室门口的时候,望着黑压压一片的学生,他的心率明显加快。好在他提前把教案几乎背住了,脑子也还算冷静,在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顺利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节课。现在回忆起来,那种黑压压的感觉也还是记忆犹新。
两年后,他开始任教高一物理,很快他就发现所教的班级学生成绩不太好。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别人的没太多差别,甚至感觉课堂气氛比别的班级还好,为什么成绩就是提高不了呢?经过多次的观察与反复的思考,他发现,自己是与学生沟通不是很好。蔡老师总结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认识每一个你所教的学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在此基础上,你再提出严格要求就能接地气,学生才会自觉接受你的批评。所以,我感觉要像熟悉教材一样,去熟悉学生。两手都要过硬,必然会有成效。既然当上了一名教师,我就想用一颗宽容的心给学生铺平学习的路,让学生在有爱的学习道路上奔跑,让我和我所教的学生彼此都成为美好的记忆。”
老师不仅要对知识进行传授,更要归纳总结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1995年,开启了他在郊区一中的教学生活,高三两个班的物理教学,他一人担任。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合作伙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全靠自己琢磨。蔡老师回忆说:“临考前最后两节课,我不知道要讲什么了,但又不想站在讲台上发呆。我就跟学生说,咱们聊聊高中力学内容吧。于是这节课归纳了力学的三种运动三种力,三大定律三守恒的大致框架。课后就有几个学生找我说,这节课真管用,一下子就把知识点串起来了。这时我才明白,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总结与归纳,老师的高明就在于不仅能把课本知识拆散成知识点,一一进行传授,更能够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来,功夫在后面。”
有激情的岁月更容易获得成功
1999年,他当了高三年级组长。这一年级里有充满朝气的青年人欧帽辉老师;有刚调入十三中,年富力强彭国辉、彭放蓓老师;还有以身垂范的资深教师代表金志宗、唐杏华老师。每次下课走进办公室,两个彭老师就会跟他开口闭口地谈学生,唐杏华老师则关心怎样把更多的学生送进好的学校。这个组里没有杂音,大家都很有干劲!最后的一个月,晚自习下课后,为了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他们是赶学生回寝室的。高考后,发现这一年考得真好!这时的蔡组长明白了:有激情的岁月更容易获得成功。
只有亲近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获得双赢
2020年,蔡主席任教高二,暑假后一进入高二,他就发现,有几个孩子不管上课还是晚自习,遇事儿就一惊一乍的,全然不顾讲台上的老师,而且学习成绩令人担心。为了帮助帮助这些孩子,蔡主席开展了密切联系学生的工作,如果学生不愿意和他主动沟通,他就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去与学生沟通。午饭后、第八节课后,他一有时间就往教室跑,只要看见那几个学生在教室里,就赶紧找他们聊天、谈作业,讲错题,也顺便知道了学生学习外的情况。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时,蔡主席面带微笑地说:“学生还是愿意与老师谈心的,只要善待学生,回报的必定是微笑!这一年,我似乎又找到了20年前的感觉了,是一种看得见的被接纳的满足。因此我对我教的两个班,学业水平考试是否能够全过关,并不十分担心。事后我明白,只有亲近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获得双赢。”
临近退休,蔡主席并没有因为年纪偏大而要求学校照顾,他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去年下半年他继续担任两个班的物理课,借着从高二带来的那份情怀,他与高一新生很快地建立了友好关系。学生们三三两两的几乎每天中午都去他办公室问题目、写作业。后来人多了,只好转移到了物理实验室。不管是哪个班的学生,既然来了,他就认真接待。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坚持做好事。大爱无疆,润物无声,蔡主席通过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温暖着学生,温暖着十三中这个大家庭。
蔡主席说:“我知道,我所从事的工作是党和政府给的,要端好这碗饭,就要严格履行党的教育方针,不质疑、不妄议。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事,我就是一粒普通的沙,就做好沙子能做的事。
如果你是小草,单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鸟,单位就是你的天。单位给了我人生的舞台,是我生活的源泉,也是我最困难的时候,最可能提供强大帮助的地方。我应善待我所在的单位,就像善待自己家庭那样。
虽然我在教育事业上默默无闻,但也无怨无悔。我尽可能播撒善念,虔诚地对待我的工作,去照亮学生的心灵。
风雨改不了信仰,岁月抹不去记忆。我庆幸我是一名教师,可以与世无争地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愿意继续奉献我的知识,也乐于享受学生带来的欢声笑语。”
三十七年的教师岁月,三十七年的育人事业 ,三十七年的责任与担当。然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蔡主席就这样,一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努力做好人民教师的事。“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蔡主席以言传身教,坚持做好自己,教好学生,用真心、爱心、慧心点亮教育之灯。
图文整理:李花英
供稿: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