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5年 05月 03日 星期六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Open party affairs
党务公开
党建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党务公开 > 党建动态 >
聚焦二十大|学报告谈体会,悟精神话心声——青年教师谈学习感悟
2022-10-26 返回列表
青年教师宋文俊说:
 
        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开幕,这是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大事。大会报告高屋建瓴、求真务实、清晰明确,对十年的经济、政治、科技等综合国力进行了科学的总结,给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指明继续前进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了新的起点。
        报告中多次提及教育,这足以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让我们不得不把关注点落在两个看似有点“老气”的关键词上。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首次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1995年,我国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两个关键词,已被践行多年,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更给新时代的教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南新高考逐步推进以来,历史和物理学科已被推到首选科目的位置。作为一名已经历过一届新高考的历史教师,我曾一度担心自己在不远的将来无课可上。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这类自然科学,更能直接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而像文史哲这类人文社会科学很显然做不到。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物理和历史明显是两个方面的导向,一个导向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一个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现在我不再焦虑,我想我能继续通过历史学科带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了解中外历史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为民族、为祖国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教师李儒价说:
 
        收听了二十大的报告,报告从各个方面对国家发展做了规划,全面把握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报告可谓高瞻远瞩,思想深刻,观点精辟,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这些成就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坚持的初心和使命,党始终站在人民的角度,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担当和使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一切听党指挥,保持坚定的党性信念、清醒的政治头脑。敢担当,立足本职,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做事,努力奋斗。
听了报告后,我将更加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
        在岗位上,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夯实课前备课,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认真批改作业,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向同组各位前辈学习,多听课,多参加比赛,磨炼教学基本功,勤研究,每年在教育平台上发表相关论文,争取早日成为本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我将更加担当起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传授正确科学的知识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不负时代和人民。
 
青年教师王兴说:
 
        当前世界风云变幻,中国还是维持了稳定繁荣,国泰民安,是党和国家不断努力的成果,让我们可以继续享受生活、憧憬未来,让我们所有人可以心无旁骛地谋求成长、进步。国家能提供的,时代能给予的,都是基础性和普惠性的,能利用多少,最终还是看个人的努力。观看完党的二十大后,一种自豪、荣誉感充斥内心,我更加坚定了爱党、爱国、爱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作为一名一线的人民教师,要坚定信仰,听党话、跟党走,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最新决议和教育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充实自我的思想认知,培育好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意识,奋发前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这个时代。
 
青年教师龚颖雯说: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了解到,十年历史性变革的背后,教育一直是奠基性的力量。这十年,也是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非凡十年”。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列出,把教育、科技、人才提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备受鼓舞。面向未来,我更要把握“三个抢抓”的历史主动:抢抓下一个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抢抓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的建设深化期,抢抓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机遇期,以奋力争先、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奋发有为,以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够践行自己的责任,争做好老师呢?
        一、践行初心使命,恪守职责道德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是“传道”,教育学生的目的是要教育他们追求真、善、美。
        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胸怀祖国和民族,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其次,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不仅是学生的楷模,而且还是学生道德的引导人。最后,我一定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水平,做到既能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
        二、迈上时代征程,展现优良作风
        迈上二十大的征程,我们要立足新时代,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我们要始终牢记长征精神、大力传承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事业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新征程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当下,扎扎实实接好长征精神的“接力棒”,砥砺奋进新征程,建功立业新时代。
        三、承载时代使命,展现担当作为
        面对时代使命,我将不忘初心,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我会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师德表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立志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以实实在在的成绩为新时期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召开献礼。
 
青年教师袁承孜说:
 
        10月16日,我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党二十大报告的直播,在于他们一同观看的时候,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关键:那就是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论有多优秀,他最终都要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有益于社会。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它是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江泽民同志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搞好素质教育,必须把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作为一名历史班的班主任,加强我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充分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作为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配合语文老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合适的时候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成语接龙、抢答歇后语、猜字谜等,在历史教学中,要学会用史实来说明问题,可以在下午第六节课前的时候播放一些时政新闻,或者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在数学课堂上也可以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和唯物论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自觉抵制愚昧迷信的良好习惯。
        一滴水只有进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在第二个百年开年之际,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将会使中华民族的憧憬变成现实,将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当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敢为人先的闯劲,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青年教师钱爱平说: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让我备受鼓舞,让我对国家繁荣稳定发展充满信心,深深感受到了祖国对我的召唤,要自觉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蓝图”。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牢记初心,育人成才。未来职业定位我想向师父黎建强老师那样的名师靠拢。在工作上我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个人要求严,对学生负责严而有爱;“实”就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做事;“精”就是对教育教学研究、备课工作精益求精。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维码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电话:0731-22623656 传真:0731-22623655 网址:www.zz13z.com 地址:株洲市荷塘区石宋路399号
Copyright © 2019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05998号-1   技术支持:株洲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