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第十三中学:2023年清明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放假安排,结合我校实际,特将清明假期安排如下:
4月5日(星期三)放假1天
4月6日(星期四)正常返校
一、知清明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秋时期,晋国的臣子介子推因内乱躲进了深山。君主晋文公放火烧山想让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焚身而亡。第二年,晋文公去祭拜介子推,发现当年被烧毁的大柳树死而复生,长出新的柳枝。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就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这就是清明节的由来。
(二)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2.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踏青
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4.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5.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被称为古代足球。
二、祭英烈
让我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向英雄们致敬!李大钊、陈潭秋、江竹筠(江姐)、董存瑞、黄继光、向警予、左权、夏明翰、恽代英、杨靖宇、陈觉、方志敏等英烈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株洲市“2023清明网上祭英烈”方法:关注“文明株洲”,点击相关链接;或者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网上祭英烈、送鲜花、留言寄语活动。
三、重安全
(一)传染病防控安全。春季天气多变,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员较密集、空间相对密闭的环境,比较容易引起传染病的传播,请大家做好流行性感冒的日常防护。
(二)祭祀安全。清明祭祀追思,谨记消防安全,提倡网上祭扫,文明寄托哀思。我们要摒弃随意焚烧冥纸冥币等不文明祭祀行为,防止引发山火。
(三)防溺水安全。天气渐暖,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防止溺水事故发生,严格遵守“六不准”原则:1.不准学生私自下河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学生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准学生在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私自下水施救。
(四)交通安全。家长与孩子共同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遵守乘车规则,先下后上,文明乘车;家长骑摩托(电动)车或孩子搭乘摩托(电动)车都要佩戴安全头盔,学生禁止骑电动车、摩托车及搭乘摩的。
(五)网络安全。教育孩子正确合理上网,避免沉迷上瘾;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防止电信诈骗;远离网络贷。
与春天同行,与希望同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