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化学学科刘诗意老师
曹教授的生命教育讲座,无论是对教师工作还是对我个人的成长都有深刻影响。
虽然我们的生命有起伏,有挫折,但是仍然要负重前行。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生命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通过学习,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和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去理解他人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同时,我也明白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和逆境,我们都可以选择以爱和创造来延展生命的宽度,为自己的生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02
数学学科李静老师
生命,是一场值得被尊重的历程,幸福和挫折是陪伴它坚定行走的伙伴,缺一不可。幸福可以让生命绽放的更加灿烂,但挫折却可以把生命铸造的更加坚硬。尊重生命、战胜挫折,才能拥有幸福。今天,倾听由曹专教授为大家耐心讲授的生命教育课程,让我对生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注意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生命教育有时候也有另一个名字——爱的教育,爱会延长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的宽度 、增加生命的高度。爱,是生命栖息的家,这里温暖且明亮。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生命科学践行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责任和使命不只是个人实现生命觉醒,更要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03
化学学科李阳老师
听了曹教授的讲座,感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很多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例如:
第一,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
第二,美好教育是美好教师造就的,美好教师拥有美好的生命姿态,以智慧、仁爱和勇气影响着学生。
第三,青年教师应该以自律成就自己,以利他影响他人。
第四,生命教育的内涵是教学生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教学生了解你和认识生命本身。
作为老师,每天都应该积极向上的生活,给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应该让学生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爱自己。正常情况下,当你总是看到学生的优点,那么学生的优点就能被放大,学生真的就会越来越优秀。如果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甚至放大学生的缺点,那么学生真的会越来越叛逆。所以,不能轻易给学生贴一些负面的标签。
曹教授的很多观点同样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多一些鼓励与肯定,少一些抱怨,明天的生活会更美好。
04
数学学科龚颖雯老师
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师,应是如何的呢?是培养学生做题、考试、高考?还是培养学生如何尊重生命,体会生命的美好呢?我觉得需要我们与学生沟通,产生共情,实现共赢;需要我们善于用语言引导学生,对话分享,成为朋友;需要我们研究阅读,实践探索,以生命影响生命。教育具有延迟性,教育最终会让学生明白教师的爱、生命的价值、生活的幸福。
一名优秀的老师需要学会反思,从六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坏境:我遇到了什么?
第二,行为:我做了什么?
第三,能力:我能做什么?
第四,信念:我相信什么?
第五,认同:我是谁?
第六,使命:什么鼓舞着我?
通过反思分析,我们要让自己的信念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让学生明白生命教育的内涵,而不是单纯的学习。
05
语文学科王晓凤老师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曹老师生命教育报告会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这句话我想送给自己,也想送给我的学生。
我们要坦然接受一些无法改变的结果,也要勇敢前往可期的彼岸。初入职场的我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感到沮丧和失落,甚至质疑自己。在迷惘之际时,我身边的老师却会告诉我,过程就是一种提升,努力了就值得。每当被鼓励的时候,我好像也真的又会有了勇气再去为下一件事情奋斗,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而我的学生们有时和我像极了。一次考试过后会有几个学生哭丧着脸和我倾诉自己的挫败感。他们就如同工作失利的我,这时候她们也需要老师的温暖。就好像曹老师提到的“精神生命”,语言的感化有时候的确可以滋养人的心灵。我往往会和他们先聊一聊最近的状态怎么样。我知道,此时他们更多的想被安慰。当然,找到问题再尝试解决才能够成长。所以我还会带着他们分析成绩并给予鼓励。而学生又何尝不需要以坦然之心去接受成绩上的落败呢?他们在失败过后还是会调整好心态进入到新的学习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又何尝不值得肯定呢?学生是有情感的个体,学生的情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而经验不足的我目前还是会在没做好时感到挫败,但是那一份勇气我希望能够时刻埋在吾心和吾生心。当然,如果有一天我和我的学生真的能够时刻做到败而不馁、勇而不惧也就正如句中所言是一种智慧了吧!
06
数学学科袁承孜老师
听了曹教授关于生命教育的讲座,让我收获了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知识,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曹教授认为人的生命分为三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者相互依存:人因自然生命而生存,因社会生命而共存,因精神生命而永存。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全面发展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成为完整的人,是生命的方向;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方向。
我是已经快任教两年的青年教师,在这近两年的工作生涯里,陪伴过学生一起成长,但也体会过一些无助与乏力。目前的很多学生沉迷于虚无的游戏当中,有探究过其原因,他们不是因为游戏好玩而去玩游戏,而是因为自己内心空虚,对很多事情无法产生兴趣,才任由自己虚度光阴,让自己找点事做。在我看来,这就是他们精神生命没有得到培养,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义,也不一定说是“定义”,很多时候可能是无法定义一个生命的价值的,但我认为,正是因为要去找寻这个“定义”,我们才要去探究,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是我的第一个思考,也是我的疑问之一,“如何让‘游戏人生’的孩子生活切实地丰富起来”?
第二个疑惑就是,“如何给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在任教两年期间,我也经历过人生的生离死别,讲实话自己作为一个教师,一个成年人,可能也难以一下子走出低谷情绪当中,更何况于学生。尽管很多大道理大家也懂,可亲人的离去所带来的黯然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散的,我的做法不知道算不算对,但也是一次我的尝试。曾经在一次班会课中坐下来,像姐姐一样跟他们聊生离死别,谈谈自己的感受,那一天不讲大道理,只是坐在一起,聊天谈心的交流。也有一个经历自己亲人离世的学生,那天下午,我什么也没做就仅仅只是坐在他的旁边,环抱着他,轻轻拍打着坐了一下午,因为当时感觉任何的话语都是沉甸甸的,也难以说出口,比起语言,我想,他要的更多的是陪伴。我想知道的不是开展“死亡”教育的标准答案,可能也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我想减缓当亲近之人离去之时,我的学生,我的身边之人的悲伤。
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这不仅是曹教授一人的期望,我想,更是众多教育者为之实践和奋斗的目标!
07
生物学科周琳琳老师
今天非常有幸的听了曹专教授的讲座,曹教授从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三个层面来诠释了生命教育。让我们更加理解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内涵,也让我们知道教育是生命的事业,是守护生命、引导生命、发展生命的伟大工程。让我们的孩子看见生命希望、焕发生命活力、感受生命幸福、绽放生命精彩,是教育的本质要求。“让生命回归教育的主场”,把生命教育作为我们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作为我们教育的最大共识。
08
信息技术学科钱爱平老师
曹专教授以题为《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作了一场干活满满的讲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阐述了如下8个观点:培养完整的人(全面发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德为先);引导学生在良好的生命关系中成长(面向人人);生命故事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融合发展);勇敢而真诚地沟通(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获得美好生命体验的机会(知行合一);以生命影响生命(共建共享);时间成就生命(终身学习)。
诚然,要做好这8点,绝非易事,但是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热爱生命,用心教育,以积极向上的心灵影响每个生命。曹专教授理论知识扎实,他通过结合实例、播放小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让我获益匪浅。
09
政治学科李儒价老师
听了曹教授的讲座,对生命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生命教育就是美好教育,让生命更加丰富、幸福、温暖和富有朝气,而美好教育的造就者就是教师群体。作为教师,自身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素养,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心理常识和相关生命教育知识;高尚的品德和仁爱宽容之心是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仁爱温暖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控力让师生之间更好的沟通,化解误会矛盾,加深师生情感,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共赢。
10
物理学科许林老师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请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人生有时很残酷,总是充满了变幻莫测的变数。如果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当然是很完美的,我们也很容易欣然理解。但事情却往往并非如此,有时,它带给我们的会是可怕的痛苦,如果这时我们不能学会理解它,反而让痛苦主宰了我们的心灵,那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地失去阳光。
应对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惠特曼这样说:“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应对风暴、黑夜、饥饿、意外等挫折。”这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要一种用心的人生态度。
理解现实,并不等于束手就擒,理解所有的不幸,只要有任何能够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奋斗。
但是,当我们发现事情已不能挽回时,最好就不要再幻想奇迹、拒绝应对,而是要理智地理解不可避免的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掌握好、平衡好。
11
物理学科方梓毅老师
生命教育是美好教育、优质教育和理想教育的代名词。它标志着教育的方向,规定着教育的品质,照射着教育的主题、内容与方法。
生命教育的核心实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曹教授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充分:充分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颗积极进取的心,充分尊重每个人反映出来的客观现状,充分欣赏每一个人身上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三点无一能够很好的做到。以前,总是抱怨我们学校的生源不够好,学校设施设备不够好,家长不够理解我们教师的苦心等。
其实,作为教师,如果一味抱怨,又何尝不是偏离了教育的本质?面对后进生,如果总抱怨他们不思进取,批评他们总是为自己完不成作业找借口,显然是不可取的。我觉得更应该做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厌恶学习的真实背景。
曹教授的讲课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尊重人性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
12
物理学科李雪老师
下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生命教育培训会”。会上,曹专教授从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展开了讲座。在讲座中,曹教授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引导我进行了思考和反思。印象尤为深刻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生命教育是美好教育、优质教育和理想教育的代名词。它标志着教育的方向,规定者教育的品质,照射着教育的主题、内容与方法。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生命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有理不在声高,在班级管理中,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应该运用巧妙优美的语言,而非习惯性的提高音调。良好的语言技巧如春风细雨,既能让学生感到平等,又能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提升语言如同弹奏乐曲,需要长久的练习,对于我来说提升自己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是应该长期坚持的事情。
三是人长期与能提供正能量的人共处,就会提升幸福感。在汲取别人正能量的同时,自己也要做一个阳光积极向上的人。
综上所述,本次学习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希望思考后的自己,能践行上述学习心得。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教出幸福的学生。
13
语文学科杨汀滢老师
今天很高兴参加有关生命教育的讲座,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知识。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教导学生做人,教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去探索和学习生命。
具体而言,生命教育,代表了爱与关心、智慧与方向、工具与方法。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及时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我们应该学会去倾听,去沟通,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老师和学生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互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