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有暖阳,研教在路上。为进一步拓展城乡教育沟通渠道,推进我校与对口帮扶学校渌口区三中的交流互助,同时充分发挥我校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乡村薄弱学校的帮扶力度,深入教学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11月22日,株洲市“双名计划”官孟琼高中语文工作室在其驻点校渌口区三中开展了工作室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名师课堂教学能力展示”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及渌口区三中语文教师齐聚一堂,进行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原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姜野军全程指导,渌口区三中党总支书记兰波、校长罗荣璐、副校长胡勇奇等学校领导全程参加活动。
名师示范展风采 课堂引领促提升

工作室主持人官孟琼老师的展示课《读书:目的和前提》亮点颇多,以提问学生有关读书名言、思考读书目的切入课堂,巧妙引发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在文本中探寻答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梳理,勾画圈点关键词句尤其关注其富有个性关联词语,了解论证结构,掌握文章严谨的逻辑顺序,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助力学生掌握读懂这类随笔文章的方法。同时课堂着眼重要语句,引导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理解重要语句含义和论证方法,并从全文中提炼作者关于读书的观点,让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思考,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进行阅读反思。整堂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是一堂极具价值、扎实有效的示范课。
工作室核心成员、醴陵市一中刘丹老师则带来了一堂高三复习课——《高考语言文字运用之补写句子》,刘丹老师在课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与独特的教学智慧,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语言文字精妙世界的大门。本节课,刘丹老师以真题为本带领学生探究真题特点。在掌握真题特点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掌握实用的解题技巧。同时,刘丹老师别具一格地引导学生转换角色,自己做命题人挖空设题。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让他们站在命题者的角度去深入理解语言文字运用的考点与命题逻辑。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是成为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参与者,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跃,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教师研评共交流 聚力提质谋发展
在课堂展示后,工作室成员以及渌口区三中语文老师和姜野军主任共同对课堂进行了研讨交流。姜野军主任和工作室成员胡翰章、梁俊波等老师,渌口区三中田桢杨老师针对两节课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专家引领启新程 提质赋能助成长
继精彩纷呈的名师展示课后,工作室指导专家、湖南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姜野军为工作室成员及渌口区三中青年教师带来了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的10篇文章》的学术讲座,“10篇文章”展现出了姜主任深厚的专业洞察与独到的教育见解,对教师群体而言,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与启发意义。从内容方面来看,每一篇文章都紧扣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核心主题,涵盖了多个关键维度。既有对教育理念更新的深入探讨,引导教师们站在时代前沿去审视教育的本质与目标,促使大家不断打破传统思维局限,以更具创新性的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又有对教学技能提升的细致剖析,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与建议,让教师们能够找准着力点去打磨自身技艺。从实用性角度而言,这10篇文章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紧密贴合教师的日常教学与专业成长需求。
渌口区三中罗荣璐校长指出,株洲市“双名”计划官孟琼高中语文工作室的名师课堂展示活动,给渌口区三中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课堂与学习体验。希望此类交流学习活动能够常态化,促进薄弱学校教育不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