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忠
1992年7月,我从湖南师大毕业,来到株洲工作。在我的记忆中,进“郊区一中”读书很难。记得当年我去郊区政府办事,看到一块小黑板赫然挂在醒目处,上面用粉笔写着:“今年郊区一中给了区政府10个入学名额,职工子弟有读书需求者赶快报名。”这个场景,至今依然还很清晰。郊区一中,后来更名为“株洲市十三中”,让我一直很向往。
2020年4月22日,时任株洲市教育局局长吴安浩局长与我谈话。和蔼可亲的吴局长微笑着和我说,“祥忠啊,今天不是和你商量,是通知你去十三中任校长。”面对组织的信任和厚望,我唯有感动,也将心中的些许顾虑化为了更多的激情。4月29日,春日暖阳,时任局党委委员谢再荣、尹连成科长(现任副局长)一行送我来十三中报到。
走进校门,迎面而来的是巍峨端庄的登云路。登云路有113级台阶,寓意十三中“校风一流、队伍一流、质量一流”。从这一天起,我和朴实、勤奋、优秀的十三中同仁们齐心协力,坚守“尚德立学、自强不息”校训,擦亮“立人教育”品牌,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加强“服务精细、校园精美、教研精耕、课堂精妙、活动精彩”的精致管理,倡导“有方向、方法,有趣味、辣味,有效率、效果”的“三有课堂”,携手建设“美好校园”、发展“美好教师”、锻造“美好学生”、构建“美好生态”,稳妥推行“日通报、周反思、月考核”制度,力求“让亮点和问题看得见,让考核和提醒面对面”,不断完善和提质学校各项建设,“纪律严、卫生优、仪表美、秩序好、学风浓”的校风不断优化,“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赞誉”“书声琅琅、歌声琅琅、欢笑琅琅”的美好教育风景日渐呈现,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这期间,学校获评“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中小学急救教育实验校”“湖南省文明校园”“株洲市高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深度学习’项目实施示范学校”“株洲市文明标兵校园”“株洲市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工作先进单位”“株洲市劳动教育示范校”“株洲市家校共育示范校”等多项殊荣,办学成绩在《人民论坛网》《新湖南》《红网》《株洲日报》等媒体和《教师》期刊专题报道。
时光匆匆,转眼之间, 我和十三中各位同仁共事已近五年。朝夕相伴、携手共进的岁月,让我从十三中的“外人”,到相互帮助的“家人”,成为相互温暖的“亲人”。回首往事,回顾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特别敬重、钦佩朴实敬业、卓越出色的十三中老师们,特别感谢一直帮助、支持我的熊鹰书记(来十三中报到那天,熊鹰书记还为我精心准备了一束鲜花,温馨而难忘)和孙金花、谭纯钢、毛剑平、喻志群以及现在与我一起共事的官孟琼、梅光幸、唐知、文新岳等校长,还有各位风雨兼程、兢兢业业的中层干部。这几年,十三中办学质量不断刷新上台阶,丢掉了背负多年的“债务包袱”,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校容校貌日渐美好。所有这些,都源自上级领导的关爱帮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都归功于各位同仁的努力付出。我也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工作中还不时有急躁情绪,对同事苛求完美,求全责备;面对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和棘手问题,有时候内心焦虑,急于求成,工作方法不够从容;对老师们的工作生活与困难,主动交心、关心不够……所有这些内疚,我有幸还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弥补。
十三中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期待孩子们在登云路上铭刻什么样的梦想?留下怎样的奋斗脚印?高185班的彭俊嘉同学,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每天很早到校,每天清晨背着书包跑步上登云路,每天在走廊上大声早读......他上大学前,特地来我办公室辞行,和我说起在十三中上学的点滴往事,很是不舍。他还说同学们给我取了个名字,叫“梦想哥”,因为我总是给他们讲“梦想”,总是给他们讲“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芒;脚下有坚定,手中有力量”。我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为可爱的孩子们懂事而欣慰、别离而不舍。
每年在新生军训期间,我都会为同学们介绍我们的学校,鼓励孩子们“志存高远、点亮梦想、点燃激情”。在此,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2024年7月在学校新生军训集会上,我给孩子们作的题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讲话全文。
尊敬的各位教官、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当灼灼烈日走进盛夏,石子山登云路迎来了最年轻的优秀学子。点亮青春梦想,开启奋斗航程。高中阶段,是人生最关键、最美好的时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迎着晨光而来,披着星光而归,在课堂求知,在舞台欢呼,在赛场呐喊......书声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每一天的高中时光都值得我们奋斗和珍惜!碧蓝东湖水,宽阔登云路,将记录我们三年的奋斗青春。我们在迈向理想大学的路上,将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远见、更有勇气。因为志存高远,我们将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是在追求卓越!
在此,我想和大家说说我们的学校,谈谈梦想与情怀、毅力与信念,期望大家在十三中这片育人沃土上,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成就梦想!
一、我们的学校
株洲市十三中创建于1979年,1997年之前称为“郊区一中”,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湖南省文明校园、株洲市文明标兵校园。连续多年获评“株洲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株洲市教育质量突出贡献奖”。近年来,十三中人弘扬“尚德立学、自强不息”校训,书写着“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传奇。
成绩源于努力,也源于实力。十三中是株洲市高中化学、政治、物理、体育等学科基地和课程基地,是株洲市传媒、排球特色人才培养基地。株洲市语文、英语、生物、美术、体育等学科名师工作室落户我校,株洲市教育局建宁书院也设在我校。十三中有一支由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其中有24位高中市级学科带头人,覆盖了全部文化学科和艺体学科;有5位老师担任株洲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其人数在全市名列第一。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十三中优秀校友人才济济,如青年歌唱家王丽达、世界级女高音歌唱家姚博慧、北京大学文韬、清华大学王波兴和肖靖等校友。办学45年以来,多次书写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传奇。这是一块底蕴深厚的育人沃土。作为十三中人,我们要抬头挺胸,阳光自信,充满豪情!
二、梦想与情怀
“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芒,脚下有坚定,手中有力量!”未来已来,未来可期。请大家每日三问:三年后,我要去哪里?我凭什么实力去那里?今天,我应该怎么度过?
我们与某些“名校”的学生相比,有何差别?仅仅是中考成绩可能比他们逊色!不比起点比终点,不比阔气比志气!我们的梦想、努力,我们的品质、气质,我们的成功、未来,我们的阳光、幸福,决不比他们逊色!
要敢于有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高,人生就有多高。站在不同的高度,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会遇见不同的人群,会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取乎上,则得其中;取乎中,则得其下;取乎下,则必败无疑!”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没有实现梦想,而是没有梦想。
要热爱祖国。人在家里,家在国中,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注定了我们必须时时热爱我们的祖国!除了学好文化课程之外,我们更要学会负责,学会担当,真正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阳光的内心世界、坚定的担当精神”。当今世界并不太平,乌克兰、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依然战火纷飞。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依然风云变幻,美国在科技上“卡脖子”,美国飞机近广东、靠海南,美国航母游南海、穿台海,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狐假虎威,不时制造动荡、挑衅我国!强国梦、强军梦,需要我们一起实现和担当!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为什么要参加军训?——培植家国情怀,培养军事技能,培育军人作风!什么是军人作风?——严守纪律,听从指挥,敢于吃苦,决不服输!希望大家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军训中去!自觉服从教官的指导,严格训练,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勇于挑战自我,刻苦学习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做到精神饱满,队列整齐,动作到位,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通过军训的磨炼与学习,我们坚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严谨扎实的作风,真正做到: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主、行为上自律、心理上自强、人格上自尊,实现“校门安静、校园宁静、教室心静”,创建良好的校风,为拼搏进取的高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毅力与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不经历风雨,哪里会见到彩虹?
决定人生成功的,是智商?情商?毅商?——不是智商,因为智商相差无几;是情商,知书达礼、懂得感恩的孩子会赢得更多的帮助;更是毅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强自律,才能脱颖而出。幸运在哪里?在坚持的奋斗里。谁坚持,谁就是赢家!
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每个人都能登上泰山山顶。
高中三年,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我们今天努力的程度,将决定今后的人生走向和人生高度。十三中人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就是“正视现实、凝聚心力,真抓实干、决不服输”的精气神!“肩负天下、敢为人先,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是我们十三中人永远不懈的追求!全力以赴,便无愧于己;全力以赴的结果,就是我们人生最好的成功!
《蓝莲花》这首歌给我们启示:无论何时,我们的心中,都要有蓝莲花般清澈的梦想。坚守梦想,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勇于成功!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穿过幽暗的岁月 也曾感到彷徨
当你低头的瞬间 才发觉脚下的路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 如此的清澈高远
盛开着永不凋零 蓝莲花
十三中的孩子们,特别有梦想,特别有精神;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成功!让我们告别手机,拿起书本,永远相信读书的力量;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奋斗和毅力写好每一天的日记;让我们一起满怀豪情,磨炼意志,用我们辛勤的汗水,上好高中新生活的每一课!
期待大家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用信念和毅力,成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