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5年 05月 02日 星期五
Education & Research
教育科研
他们把十三中人的专业实干精神送到了这些地方
市十三中有这么一批教师,他们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时刻学习,始终奋进;他们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积极构建高效课堂,用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他们潜心钻研,全力参与,示范引领,只为助力教师成长。他们是名优教师“送教到校”,他们是优秀青年教师“课堂示范”。
12月9-10日,株洲市南雅实验学校
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市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策略,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株洲市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比赛暨实验教学研讨会”在株洲南雅实验学校举行。我校化学教师易晓娟上了一堂面向全市的示范课,并荣获“特等奖”称号,是21堂课中的唯一获得者。
易晓娟老师教学手段新、富于创造性。她在整合教学内容上,充分联系生活,有效培养了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充分展示了化学新教材的新要求。她的精彩展示,让学生入迷,赢得了听课教师满满的称赞。
易晓娟老师: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2020年株洲市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比赛刚刚落下帷幕,通过本次比赛让我又收获了不少。
作为教师,每一次的赛课和公开课的机会都弥足珍贵,但每一次筹备的过程也着实痛苦。从授课内容的选择,标题的拟定到资料的查阅,课件和教学设计的制作,实验的准备,每一个过程都得精心准备,细心查证。但每一次这样的磨练都是使我成长,让我蜕变。当然每一次这样的机会也都非常感谢组内老师耐心指导,热心帮忙。
同样,这样的比赛也是向各位同仁学习的绝佳机会,每一次比赛都是老师个人乃至整个团队精心准备的。本次比赛中强者倍出,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也让我找到自己的短板,明白了作为教师同样要学无止境,要不断汲取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11月19-20日,醴陵县第一中学
以“挖掘学科文化价值,实施趣味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株洲市名优教师“送培到县”活动在醴陵市第一中学举行,来自我校的株洲市高中化学学科基地主持人苏建林老师作为专家对课堂进行了点评与总结,物理教师刘强上送培研讨课。
苏建林老师围绕“挖掘学科文化价值,实施趣味有效教学”这一主题,结合学科特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大量案例对接教材和高考改革,深入浅出,作了一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报告,让参培老师收获颇丰。
4
苏建林老师:
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第九届全国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实施“优秀个人”,湖南省第二届优秀教研组长,株洲市第五届化学学科带头人,株洲市高中化学学科基地主持人,株洲市“继续教育”讲师团优秀讲师,株洲市教科院中学课堂教学视导组核心成员,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化学教研组长。各届学生高考成绩优秀,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多人获全国奖励。如易凡、刘浩岚等同学获全国二等奖、隆书杨等同学获全国三等奖,创学校化学竞赛最佳成绩。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其中《新课程背景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策略》发表于中等教育核心刊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并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多次组织株洲市化学学科基地教师研培活动做专题讲座和示范课授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省级教研活动并作典型发言。
物理学科刘强老师不断甩出教学情境,顺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不断激发、循循善诱,课堂恰当好处。他娴熟的教法、对教材的拿捏度以及亲和力得到了学生和全体老师的高度赞扬。
刘强老师:
这次在醴陵一中送课,是代表株洲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的一堂新课改示范课。课题《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教学设计难度大。能够精彩呈现一堂好课,这都得益于十三中物理教研组的雄厚教研实力,认真研讨打磨,如何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如何突破创新实验的瓶颈,细致入微的处理成就了一堂获得好评的示范课。
在这次送课下县活动前前后后过程中,再一次让我切身体会到,十三中为每一位青年教师搭建的发展平台是多么重要,能加入这样的优秀团队,和优秀的人一起共事是多么的幸运,更是一种荣耀。
11月11-13日,茶陵县第二中学
由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承办的2020年株洲市名优教师送培到县活动在茶陵二中开展,我校吴海雄老师、王艳老师分别上送培研讨课。
语文学科吴海雄老师的课由央视《探索与发现》的视频片段导入,然后通过品议、讲解、赏析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情与景的关系,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他的语言幽默风趣、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给听课教师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吴海雄老师:
受市教育局教培中心邀请和安排,我们一行四人到茶陵二中参加年度“送教下乡”活动。有意思的是,送教点茶陵二中曾是我的母校,因此我的感想是:当年在母校求学时没有好好学习,今天在母校“送教下乡”上公开课,就是一次回炉再锻造。
“送教下乡”是市局教培中心的常规性工作之一,旨在实现城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并实现良性教育互动,落实素质教育。方式是“同课异构”“上课讲座探讨”一体化,既探讨教育教学难点,也研究教育教学新现象,无论是送教者,还是受教者,都有较大收获。
王艳老师教学用例典型,讲解透彻,注重学法指导,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她教学严谨,重探究、重创新;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师生互动频繁,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王艳老师说:
送教下县激活新课程教学一池春水
11月,我参加了市教育局及生物教学基地组织的送教下县活动。本次活动示范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生物新教材,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全程参与下来,可以用“感谢、感动、感想”三个词表达我的收获。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感谢市教育局的信任与支持,能给我这样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其次要感谢生物基地主持人吴老师的帮助与推送;第三要感谢茶陵二中的领导、生物化学老师及孩子们的支持与配合;第四要感谢十三中生物组老师辛苦付出,尤其是徐霄老师在教案及学案精细化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感谢自己,为了这节课,不断学习新课程,研究新教材,力求教学设计简单、大方并附有新课程理念之魂。
参与过几次同质的活动,这次活动特别让我感动。首先是市教育局谭主席和基地吴老师对活动安排非常细心、周到,让我能集中精力解决教学相关的细节问题;其次是茶陵二中的领导和生物化学老师,为落实学生的分组实验,晚8点后临时加班加点准备实验;第三是茶陵二中的孩子们,初次见面,一张张淳朴阳光的笑脸,一个个充满求知的眼神,“老师,你也很可爱”“老师,我很喜欢你”一句句温暖朴实话语,感觉他们就似我教了三年的孩子,让我充满对课堂的期待;第四是徐霄老师与我一起对教案、课件、学案精细化过程,她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让我叹服,不是修教案而像是修改研究生论文;最后是茶陵、炎陵和攸县的生物老师,他们听课细心,不放过对任何细节的思考,评课热烈甚至不乏激烈争论,这些老师中,有不少熟悉的身影,活动后他们还就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我进行深入讨论,这种持续学习和追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退却激情,静思一段时间,让我对新课程教学又有那么一点点的感想。首先,认真学习,不断思考,让教学行为不断抵近教育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激发潜能,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才是真教育。其次,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不断研究教学目标,聚焦生物大概念,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多学习相应的计算机技能,不断更新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努力用有趣的灵魂指导和影响学生。
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新课程改革则是扬起的帆,送教下县就是鼓帆的风。祝愿株洲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
10月29日,株洲市高中化学学科基地
由株洲市教培中心主办的“株洲市高中新课程化学教研组长培训班暨高中化学名师培养对象读书班培训活动”在株洲市高中化学学科基地市十三中举办。我校化学教师李阳上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
李阳老师以《物质的量》为题,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教材,带领高一学生展开了任务式教学,通过视频引入微观世界,在与学生的大量互动中,有效开展课堂活动。短短40分钟的课堂里,深受学生的亲近与喜爱。
李阳老师:
我面向全市近50名来自各高中学校化学教研组长及化学师培养对象上了一堂高一年级的新授课,授课内容为高一新教材第二章第3节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这节课我首先通过“微观世界也精彩”这节短视频引入课题,使科学技术、化学教育与艺术融合,吸引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摩尔登上化学计量的历史舞台”的化学史的教学,旨在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发展与滋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学科素养。整堂课采取了任务驱动式,在充分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矮台阶、搭梯子”等教学手段,使一个个任务的得到落实,从课堂反馈看很好的完成了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注意了与时俱进:教学目标的设定、素材的选用、环节的设置都注意了新课标的变化。
10月26日,茶陵县浣溪中学
株洲市传统美术学校学科基地2020年秋季专题“送教到校”活动在茶陵县浣溪中学举行。为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传统美术在教学中的有效性,我校罗军平、丁珂两位老师现场示范中国画教学。
罗军平老师、丁珂老师打破教学常规,就美术专业的基本训练思路与方法做了详尽的介绍与示范演示,现场气氛活跃,赢得了学生的阵阵喝彩,教师的满满赞许!
罗军平老师:
10日26日,市传统美术学科基地与市影视戏剧文学创作特色项目基地携手联合组织了一次颇具特色的送教下乡活动,上午11点30左右到达茶陵县浣溪中学<浣溪中学是一所距县城约50里左右的乡村中学(现所在茶陵湖口镇)。首先受到了浣溪中学校领导的热烈欢迎,并在会议室举行双方交流座谈会,听取了校方对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我们也介绍了此行的送教活动行程与目的。中午1点左右我和丁珂老师分别向浣溪中学捐赠了国画作品两幅、书法两幅,下午2点左右组织了浣溪中学2001班和2002班两个班级,吴海雄老师和我分别就文学写作与书画学习进行了一个励志的讲座,并向班级捐赠了图书70册,书画期刊100本,书画宣纸10刀,墨汁毛笔若干,现场气氛活跃,群情激动。紧接着,我和丁珂老师分别进行了一堂国画示范教学课,师生共同绘画。因为时间关系还要返回株洲,只能在5点左右结束活动,令人感动的是很多老师与学生都依依不舍的送我们到校门口……
丁珂老师说:
10月26日,我参加了株洲市传统美术学科基地组织的送教下基层的活动,我们一行来到茶陵浣溪中学,我上了一堂中国画示范课。这节课我从学生渴望的眼神,专注的神情,时而爆发的赞叹声、掌声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美术教师最荣耀的时刻就是把美传递到学生的心田。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一定更加注重关注学生的所需,全心全意育好人。
经过全校教师共同努力、钻研,极力发扬“六个”特别精神,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校课堂厚重而有内涵,素材鲜活且容量大,多次多名教师参加全市示范授课,他们展现的专业实效精神受到同行的一致肯定与称赞,这正是因为在株洲市第十三中学这片沃土上,教师有多面发展的平台。
从2016年的“新高考探索年”、2017年的“教师发展年”、2018年的“核心素养年”、2019年的“双增双创年”,再到2020年的“打造学习型团队,创造研究性学校”,我校每年的发展重心,始终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紧密契合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等一系列教育大背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名优教师引领,青年教师紧跟,在传承中携手,在实践中提升,十三中人一直在路上。
供稿:教师发展处
图文:钱爱平
审核:柳芳
审批:孙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