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2024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周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2月9日至13日,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开展了“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国家公祭日主题系列活动。
1国旗下讲话

2409班汤敏芝同学以《勿忘国之殇,吾辈当自强》为题作国旗下讲话,号召同学们铭记历史,奋进向前,不负韶华,圆梦中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2409班的汤敏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之殇,吾辈当自强》。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这段诗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1937年的12月13日,日寇踏临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带着欲壑难填的侵略野心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手无寸铁的儿童被刺刀贯穿,活埋、杀人竞赛、活人枪靶......血染成河、尸积如山,六周的浩劫里,三十万的亡魂,意味着每隔12秒,就有一位同胞逝去。
王实甫悲呼:“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南京大屠杀是悲惨的,但也反映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八十多年,一晃而过,南京城内的硝烟早已散去,在日本,多少右翼分子否认罪行。他们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篡改教科书。历史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铭记历史最终是帮助我们迎接现实的挑战。现在我们通过国家公祭日,学会了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正视、思考和解决问题。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醒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阔的历史眼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身为十三中的学子,我们应将家国大义置于心间,为将来投入祖国建设作准备:
第一,积极锻炼,认真学习,全面提高自己,茁壮成长才有建设好国家的本领。
第二,懂得感恩,勇于担责。一个对父母只会索取、不知回报的人,对老师的付出只有抱怨、不懂感恩的人,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冷漠旁观的人,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刻,怎么可能挺身而出?
第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国家公祭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每一个中国人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去,以振兴中华为目标,让伟大祖国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和平的年代,昔日的屈辱的历史不敢忘却,也不能忘却。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应铭记这段历史,让历史的记忆化作奋进的力量,激励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不断迈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2主题班会

各班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引导学生铭记这段沉痛的历史,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以更饱满的热情挺起时代的脊梁,激励他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
3烈士纪念馆祭奠先烈

12月13日,我校于9点举行降半旗仪式。
全体成员向国旗默哀一分钟。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同胞和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那一抹鲜艳的红如同我们心中的火焰,燃烧着无尽的爱国热情。
随后由副校长文新岳、学生科主任陈辉带队,团委书记王兴、团委干事袁承孜与高一25名学生代表一同徒步前往株洲流芳园烈士纪念馆祭奠先烈。祭奠革命烈士们的矍铄英灵,表达无尽的怀念和哀思。
在株洲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默哀、敬献鲜花。穿越历史的长河,透过时代的烟雾,致敬英烈的身影,崇拜他们的精神。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作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先烈。
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开始陆续参观烈士纪念馆。馆中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励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4横幅签字

伴随着响彻全校的红歌下,我校于双立广场开展国家公祭日横幅签字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庄严肃穆,红歌的旋律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师生们怀着沉重而崇敬的心情,有序地走到横幅前,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一笔一划,仿佛是在诉说着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以及对和平的珍视。他们深知,签下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字,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老师们也以身作则,用行动向学生们传递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烈士精神光照千秋,红色基因传承万代。回首来时的道路,我们愈发清晰地知晓自己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砥砺前行,矢志不渝,这无疑是对烈士们最真挚、最深情的告慰与纪念。作为新一代的十三中学子,我们应当深入且全面地学习革命先烈那无比崇高的精神品质,在满怀敬意的缅怀中,坚定不移地传承弘扬英烈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不负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奋勇向前,无畏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