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感染、智慧引领, 这场分享会点燃湖南工业大学见习生的优秀教师梦
近日,株洲市十三中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客人——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2019级见习生。42位同学计划在十三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语文教学体验。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课程教学处的精心筹备,科学安排见习老师一周的学习生活,尤其是12日上午,为见习老师们量身打造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教学心得分享会,教学副校长孙金花受邀参加,校党委书记熊鹰亲临现场,与见习生们进行了一场引人深思的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均感触颇深。

交流会现场

张以粮老师发表班主任工作主讲座
《新时期班主任如何有为有味?》,优秀班主任张以粮老师为见习生进行了精彩诠释。教育是一场幸福之旅,做教师,班主任更能享受到真幸福。还未真正踏入教师行业的见习老师深深明白了教育的幸福观:赢得学生的尊重,获得家长的信任,成就学生的最好,遇见更美的自己。张老师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递了教育的温度。师生一场,是温暖的陪伴和深情的目送,是用爱和赏识,让阳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心里!把学生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把学生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精心策划,助力每个学生成就夙愿,教育的人生就是一场诗意的幸福之“旅”!

黄晓虹老师就语文新教材进行专题讲座
《语文新教材“新”在哪,如何应对?》,优秀青年教师黄晓红老师为见习老师展示了什么是专业的语文老师,怎样成为专业的语文老师。新的语文教材不再是以“文体”为主题编排单元,而是以“人文主题”,以“学习任务群”为主题编排。黄老师还通过实例演示新教材“教的改良”和“学的革命”。语文老师必须打破原有的单篇固有教学模式,改为整本书阅读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仅是读书,还要做“思考者”和“研究者”,更要学以致用,做“生活者”。面对挑战,我们如何应对?黄老师给见习生同学们在心态上和行动给出了很好的建议:敢于走出舒适圈,为成长赋能;修炼内功,用读书增底气,阅读才是拥有“源头活水”的最好途径;巧借外力,为课堂增灵气,同行、大师、大咖都是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共情陪伴,让教育接地气。

党课程教学处主任黄坚指导
教育是唤醒和点燃。最好的唤醒就是自己不停下脚步,最好的点燃就是把自己当火把。我常常焦虑沮丧、懊悔不已,常常意识到自己和别人差距太大,底气不足。但我终于接纳了这个不太好的自己,并且告诉自己,与其追悔,不如相信“只要开始,虽晚不迟”。我庆幸自己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和对教学的激情。
这份执着和激情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党委书记熊鹰与见习生亲切互动
熊书记在今天的分享会上充当了一位导演的角色,一则视频《奋斗的意义》的播放激发了实习生们的热情,引发了他们的思考;三个问题的抛出:“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欣赏学生怎样的学习品质?”“毕业后,你期待自己走向怎样的人生?”引发学生的深思。四位实习生畅所欲言,分享了他们的观点,将交流活动推向高潮。最后,书记寄语学生们:无奋斗不青春;学习永无止境;教育的意义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并鼓励学生们把教育当事业,把学生当孩子,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见习生同学们畅所欲言
会后,见习同学们纷纷在笔记本上记录此时的感触。
几位优秀老师分享讲座我们受益匪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教育是唤醒和点燃,只要开始,虽晚不迟。
——吴文文
如同张以粮老师所说,我们所目睹的是拥有无限可能性的美好发生。更美好的是,是我们帮助这样的美好发生。也许这就是我们对于教育的热爱所在吧。
唤醒,点燃。
——阮林漪
十三中老师用心组织的这场交流会,鲜活的实例,可操作性的指导,干货十足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未来的路还很长,要不断学习成长。
——覃荣明
要用心对待学生,负责任地对待老师这个职业。
——熊丹阳
原本想着的是好好学习知识,厚积薄发,而更多的,可能是需要思考怎么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很感谢老师给我的提醒。
——刘诗蕾
供稿:课程教学处
图片:宋文俊
审核:黄坚
审批:孙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