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官方网站!
今天是 2024年 04月 19日 星期五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Education & Research
教育科研
获奖荣誉 您的位置:主页 > 教育科研 > 获奖荣誉 >
市十三中这些教师获奖啦,快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2020-12-24 返回列表
春添绿叶,夏覆浓荫
秋披金甲,冬博生机
一幅幅认真备赛的画面
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呈现
一张张夺目的荣誉证书
……
他们齐参与,共奋进
硕果累累
01 精准选材,模拟命题重研究
      语文学科教师梁俊波结合平时对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的研究,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准确把握高考改革的命题方向,在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命题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梁俊波老师说:
      抱着磨炼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想法,第一次参加高考语文命题竞赛。从选文开始,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取向,逐字逐句删改,反复推敲,力求在文本中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传承爱国精神。设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逻辑思辨能力。这次比赛,加深了自己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通过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对高考方向有了更好的把握,使平时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02 紧跟热潮,工具教学有创新
      为了落实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整合,发挥几何画板工具的数学教学辅助功能,株洲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了集“作品,制作脚本,制作视频”竞赛活动,数学学科教师易其武和李孤帆在株洲市2020年中学数学教师几何画板制作竞赛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

易其武老师说:
      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而几何画板能精确且微观得表现图形的特征关系,并且可以给出比较精确的数据。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借助几何画板引导学生思维、动态演示几何关系、简化教师讲解,同时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给予学生自我探究能力。
      在教研时,我们常常会有一些猜想,如果直接演算会有很大的精确和效率问题,如果先采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可以提高研究效率和优化研究思路。
      这次几何画板比赛,学校大力支持,老师们热情参与。激发了数学老师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热潮,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研互动,进一步影响到这一届高中生。
      在比赛中我接触到其他学校,其他省市的老师,努力向他们学习,同时,查阅了专业网站和书籍,有幸获得了一等奖,这既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激励。
      最后,我想说,学无止境,个人或团队都必须不断向他人学习,精益求精,提升专业素养。
李孤帆老师说:
      每次竞赛,我都特别感谢我校教研组全体同仁的支持与指导。个人只是一个代表,集体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从竞赛作品的制作,特色优化、脚本制作到视频录制,经历了对各个方面的细心处理,我对几何画板的操作更加熟练。几何画板通过动态的呈现方式,揭示几何对象的位置变化规律,能够更好地呈现制作者的数学教学思想;学习者从动态的角度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教学实践应该始终随着教育技术的提升而不断优化!我们数学老师,一定要时刻钻研,与时俱进!
 
03 勤于思考,直播教学长自信
      英语学科教师宁瑜紧扣高考命题方向,突出“高考试题选材”,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情感、方法和技巧,凭借扎实的教学设计、精致的赛课视频,在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株洲市高中英语线上教学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宁瑜老师说:
      教学设计要巧思。本次直播赛课要求紧扣高考命题方向,要突出“高考试题选材”,根据这个要求,我苦思冥想了很多种方案,但都一一被我否决了,那时的我可以用焦躁来形容,比赛准备时间紧——不到一周,而对于网络授课本身就存在很多困惑的我,更是不知如何开始备课,主题?内容?素材?一遍遍的对比各大网络教学平台的优缺点并总结自己的教学特色,尝试着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凭借一个恰当好处的平台,能最好地发挥自己和网络的优势。庆幸,株洲市教科院中教室主任、中学英语教研员张光明老师仿佛听到了我们的心声——组织了2020年株洲市高三教学网络研讨会,满满的六节课让我吸取到了不少养分,激发了我不少灵感,更是缓解了我不少的焦虑。
精案设计要集思
      张光明老师说过“每一个优秀的教师后面都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我们株洲市第十三中学外语组便是代表。从确定备课方向开始,我的教学设计总共存档了10稿,不包括自己全盘否定未曾存档的文件,感谢王丽娜老师一次次组织备课组一次次帮我磨课,感谢备课组的每一位同事帮我提供的每一个意见,更感谢柳芳老师一点点帮我抠教学设计和课件的每个细节,是大家一个个的意见和一份份精巧的心思才让设计从初具雏形到逐步成熟——全心全意指导我的芳姐,热心的娜姐,细心的桃姐,耐心的思晗小鲜肉,独具匠心的粮姐和七窍玲珑心的卉姐,就是这样一群蕙质兰心的人齐心协力促成了这次的成功。更是感恩于置身在这样一个温暖的“万”众一心的十三中外语组大集体里面,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赛后沉淀要反思
      在比赛的过程中,由于要求录课,我不禁反复看了自己的赛课视频,每看一遍便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听自己的课,总归能发现一些问题,但是不够,所以我积极向株洲各县市区和直属学校选拔推送的15位优秀参赛教师学习,他们的设计、课件以及教学视频又让我学到了不少的新的教学策略,每一位老师都发挥着自己的特色,每一位老师的精巧设计让我打开了设计的新思路,他们选择的内容讨巧,选择的素材巧妙,选择的主题精巧,一个个慧心巧思让我叹为观止。
      而反思的升华则仰仗于3月18日评委组专家们的高屋建瓴。评委组专家对此次的16堂课一一评价,并给予了很多针对性的建议,解答了我积攒了一假期的不少困惑,更让我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正如贺静宇老师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则殆”,陈莉双老师所总结的教师专业修为的四大能力——逻辑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柳芳老师关于“团队、课程、学生和技术”四个维度的高三备考思考并具体到“两统一、两固定”“六项四到”和“三种责任落实”各项细则等等,都让我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善于积累、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反思才能厚积薄发。
      不忘初心要思源。教师的自我提升无时无刻不在,无关疫情、无关距离、无关年龄,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清晰且明朗,那就是我们的学生。
      感谢我可爱的学生们!让我有机会一次次审视自己、让我有动力一次次提升自我、更让我一次次获得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感谢学校多年始终坚持的“教师专业提升工程”!从顶层设计到成长搭台,从校级领导亲管到部门主管深抓,从学科团队协作到学科同伴互助,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提升,浸润其中,勤学其中,成长其中。
感谢市教科院持续硬核的学术引领!英语教研员张光明老师任何时刻不忘精心给我们搭建互帮互促的平台,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网络教学,明白了如何上好一堂网课,明确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还记得那个暗暗站在角落里背教学用语的自己,我还记得那个第一次视导紧张得哭泣的自己,我还记得那个被大家围着帮忙的幸福的自己。我一直都记得,记得自己的“教育初心”——认真教好每一堂课。想备好一堂课容易,但备好每一堂课却不是易事,但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化繁为简,将复杂枯燥的语言知识生动灵活的教授给学生。
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则殆。未来的我,感恩在心中,奋斗在路上。
 
04 重在实践,实验说课见成效
      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株洲市教育局举办了“2020年全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我校物理学科教师许林、生物学科教师李尚春参赛,均荣获了“一等奖”。
许林老师说:
      在这天冷但内心暖暖的时刻,我有幸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实验创新比赛心得体会。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的认可,让我有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展示的机会。在这次实验创新比赛中,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学校物理团队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在比赛的准备工作中,同组老师一次次帮助我、指导我,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我不断完善作品、课件,使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这次的实验创新比赛中,我成长了许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带着新的收获,开始新的工作。
李尚春老师说:
      本次竞赛是株洲市实验教学大赛,设计的课题《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 实验思维创新:使用标准样液,形成鲜明对比,设计对照实验,形成实验思维。
      2. 实验仪器创新:使用恒温水浴锅代替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等仪器,安全又操作简单。
      3. 实验材料创新:用动物肥肉代替花生子叶,取材简单,方便;梨块代替梨匀浆,准备实验简化。煮熟的鸡蛋块代替鸡蛋清,现象明显。
      4. 实验过程创新:脂肪鉴定用压片法取代切片法,操作简单,安全可控。
      每堂课的成绩都是多次反复磨课的结果,在全体生物教师的听课、评课、探讨下,逐字逐句完成,最终形成了成果。我想,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努力,共同奋进,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05 依托团队,片段比赛获好评
      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市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改革经验,探索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策略,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2020年株洲市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比赛暨实验教学研讨会”。我校化学学科教师易晓娟上了一堂面向全市的示范课并荣获特等奖(本次竞赛唯一获得者),化学学科教师刘诗意参加了教学片段比赛,荣获一等奖。
易晓娟老师说: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2020年株洲市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比赛刚刚落下帷幕,通过本次比赛让我又收获了不少。
作为教师,每一次的赛课和公开课的机会都弥足珍贵,但每一次筹备的过程也着实痛苦。从授课内容的选择,标题的拟定到资料的查阅,课件和教学设计的制作,实验的准备,每一个过程都得精心准备,细心查证。但每一次这样的磨练都是使我成长,让我蜕变。当然每一次这样的机会也都非常感谢组内老师耐心指导,热心帮忙。
      同样,这样的比赛也是向各位同仁学习的绝佳机会,每一次比赛都是老师个人乃至整个团队精心准备的。本次比赛中强者倍出,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也让我找到自己的短板,明白了作为教师同样要学无止境,要不断汲取他人的优点,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
刘诗意老师说:
      此次活动从思绪万千到井然有序,从底气不足到信心满满,有自己的付出和艰辛,更多的是大家庭的帮助、关心和指导。整个活动过程中,有收获也有遗憾,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一次的锻炼不断奋进,不断成长,这就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06 反复研磨,现场赛课促成长
      为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的三大新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对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理解与把握,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召开了“2020年株洲市高中历史统编新教材教学”竞赛活动,我校历史学科教师宋文俊在初赛选拔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荣获“一等奖”。
宋文俊老师说:
      几个词总结一下这个参赛过程:感恩、学习、改变、提升。
      匆忙的初赛,折磨的磨课和紧张的决赛。这个过程中,听课、研课、磨课,不断调整思路,更改设计。个人能量渺小,团队的威力才是巨大的,感恩我校强大的学科团队后援在备赛、比赛过程中对我倾力相助。
与我一起参赛授课的同仁,都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手”,在对新教材的处理,课堂的把控和对学生的反馈上处处显露着教育智慧,这些都是我要继续学习和加强之处。
      每一次赛课的经历,每一次展示自己的舞台都弥足珍贵,每一次磨砺都促使我改变,成长。
07 潜心钻研,艺术教学谋新篇
      在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举行的“停课不停学”音乐网络教学竞赛活动中,我校音乐学科教师李卉的《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上、下均荣获“一等奖”,音乐学科教师李思的《高中音乐鉴赏:奇异的歌声之旅——欧洲篇》、《美妙神奇的外国民歌——亚洲篇》均荣获“一等奖”,音乐学科教师袁辉的《高中音乐鉴赏:中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下篇)》荣获“一等奖”。在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2020年株洲市中小学三十分钟录像课评比”中,音乐学科教师袁辉的《古琴音韵》在28堂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李卉老师:
      中学音乐高级教师,湖南省首届优秀教研组长,株洲市第五届音乐学科带头人,株洲市第六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继续教育网株洲音乐教师远程教育辅导教师,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十三五”株洲市中小幼继续教育讲师团成员。
      课堂常规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开发与建设了陶笛演奏等多门校本课程。所带音乐高考生成绩优秀,被武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厦门大学等高校录取。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一、二等奖。有案例在《全国优秀论文、案例集锦》和《儿童音乐》上发表。参加编写了《音乐与戏剧表演》和《音乐与舞蹈》教师用书,为新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编创》等教师用书编写10余篇教学建议或案例。参加编写了《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中小学音乐》。所写《中学时代》、《神州音韵(一)》、《神州音韵(二)》等多篇文章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采用出版。
李思老师说:
      在教学中慢慢成长。今年4月份,我参加了市教科院举行的“停课不停学”音乐网络教学竞赛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很多。
本次活动我授课的内容为外国民族民间歌曲,内容很广泛,且体裁、题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要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且以网课的形式呈现,当时真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我查阅了大量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的资料,买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阅读,经过多次反复的分析与提炼,最后确定,以外国各地区最原汁原味、最具特色的民歌演唱方法为明线,以外国各版块为暗线进行教学,这样教学的主线与思路就清晰了。于是,课题《奇异的歌声之旅》就这样诞生了。
      对于高中学段的学生来说,音乐鉴赏课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明白音乐“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是想更深层次的了解其“为什么”。在这节课上,每一首特色民歌唱法的背后都承载了他们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充分挖掘民歌唱法与当地文化之间的关系,尽可能让教学内容有深度、有厚度。同时,也引导学生探索各地区民歌唱法之间的横向联系,承上启下、环环相扣。最后学生发现,全世界的民歌音乐文化原来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所有地区的民歌都可以融会贯通,串联在一起。这时候,学生可能就真正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老师需要大量学习和了解相关方面的内容和资料,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最值得继续学习的地方。
      网络教学给这堂课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自己查找与探索每个民歌唱法背后的文化故事,搜索到好的相关资料直接分享;可以通过网络“画音乐”“演音乐”等。更多同类型的特色民歌唱法以及拓展内容还可以通过制作美篇的方式供学生课后学习与了解,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在当前的形式下,我只有不断地学习、提升、创新,才能使教育永葆青春的光彩。
袁辉老师说:
       中国传统音乐鉴赏课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是重中之重,当前国家提倡发扬中国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市市直高中音乐教师在市教科院的程方老师的来领下,一直在做传统音乐教学上的探究。
    《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发展》这一内容本身知识量大,内容不好把握,在一次又一次的磨课和研讨中慢慢将整体框架建构好,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知道音乐与时代的关系,从中能够调取历史知识来了解音乐的发展,尽可能从文化、艺术层面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疫情期间,为了让孩子们在家就能反复聆听优秀音乐作品,特别制作了美篇,能让学生听、看结合,图、问并茂的欣赏,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每次竞赛课都是整个音乐教研组的合作结晶,在教学过程中我获得的不仅是教学技能上的提升,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不断深入学习的知识积累。
 
      成绩的取得源于十三中这片沃土,教师有多面发展的平台。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紧紧围绕“打造学习型团队,创造研究性学校”的工作重心,推进教研工作五个一研究工程、备课工作五个一研究工程、专任教师五个一提升工程、青年教师五个一成长工程,以团体互助为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近年来,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校在新高考、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等一系列教育大背景下做出诸多努力与尝试,鼓励教师不断钻研新教材,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作为化学、体育、传统美术市级学科基地,物理、政治课程基地,多次承办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为全校教师学习创造了条件;也大力推进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的教师发展路径,打造了教师成长的良性教育生态。

图文整理:钱爱平
编辑:宋文俊
审核:柳芳
审批:孙金花
 


二维码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电话:0731-22623656 传真:0731-22623655 网址:www.zz13z.com 地址:株洲市荷塘区石宋路399号
Copyright © 2019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05998号-1   技术支持:三江商讯